(发表于2025-07-03 责编:梦滢)
凌晨三点,某外贸公司负责人李总被紧急电话惊醒——价值百万美元的货物在目的港被扣留。
原因竟是一份中英文货代合同中,“滞期费责任方”条款翻译出现歧义,双方各执一词。
一夜之间,数万美元滞港费累积,客户索赔接踵而至...
这不是电影桥段,而是跨境物流中因合同翻译失误引发的真实灾难。货代合同作为国际货运的“法律骨架”,其翻译精度直接牵动企业的资金安全、法律责任与商业信誉。
货代合同(Freight Forwarding Agreement)是货运代理人与托运人之间的法律契约,其核心结构包括:
合同模块 |
关键内容要素 |
翻译要点 |
合同主体 |
托运人/收货人/货运代理人全称、注册地址、法律身份 |
公司名官方注册译法,地址标准化 |
货物信息 |
品名、重量体积、包装方式、危险品等级(如IMDG CODE) |
行业术语统一,危险品代码零误差 |
运输条款 |
起运港/目的港、运输方式(海运/空运/多式联运)、INCOTERMS® 2020条款(FOB/CIF等) |
最新版术语,港口名采用国际惯用名 |
费用与支付 |
运费结构、附加费计费标准、付款周期、违约金比例 |
数字精准转化,货币单位清晰标注 |
责任与豁免 |
货损赔偿上限、不可抗力范围、诉讼管辖权约定 |
法律效力对等,免责条款无歧义 |
保险条款 |
投保方、险种(ALL RISKS/WA/FPAD)、理赔流程 |
保险专业术语权威译法 |
原文:"Carrier’s liability limited to USD 500 per package"
× 错误译法:"承运人责任限制为每件500美元"
√ 专业译法:"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为每货运单位500美元"
("package"在《海牙规则》中特指货运单位)
条款类型 |
中国海商法 |
英美法系 |
翻译对策 |
诉讼时效 |
1年 |
2年(英国) |
明确标注适用法律 |
货损通知 |
3个工作日 |
立即书面通知 |
时间单位精确转换 |
赔偿计算 |
实际价值 |
SDR特别提款权 |
保留原始计量单位 |
▶ 专业资质筑牢根基
▶ 智能技术精准护航
▶ 成功案例实证价值
结语:
在国际物流的巨浪中,货代合同就是企业的“救生艇”——而精准的翻译,则是确保这艘船永不漏水的铆钉。
金雨翻译以法律为尺、专业为锚、技术为帆,为您的跨境运输架起无障沟通桥梁。
金雨翻译 核心优势矩阵
当每个术语都经过法律淬炼,每项条款都跨越语言屏障,您的货物才能真正实现全球通途,风险归零。